“青春不老”的105毫米榴弹炮
时间: 2024-07-19 19:58:20 |   作者: 湿式球磨机

 

  

  前不久,泰国陆军部队对拟购的CS/AH2型105毫米榴弹炮进行试射,检验提升其战力。

  不仅仅是泰国,过去一年,世界上多个国家宣布的武器采购名单中均有105毫米榴弹炮的身影。一些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中,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M56式105毫米榴弹炮等也频繁出现在前沿阵地上,展示着其“青春不老”的特点。

  在上世纪一些经典战争片中,集中炮火集群射击的镜头高频率出现。如果仔仔细细地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炮火大多数来源于105毫米榴弹炮,其外观简洁,在几轮炮火打击结束后,可以由卡车或吉普车进行快速拖运,成为当时城市攻坚与大兵团作战的火力核心。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仍在使用M2A1式105毫米榴弹炮。装备过该型榴弹炮的海外军队超过60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形态的演变,面对现代战争强大的火力需求,传统榴弹炮的地位作用、运用方式等也在悄然发生明显的变化。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将”,105毫米榴弹炮曾经发挥过怎样的作用?在现代化战争中,射程与火力相对不足的105毫米榴弹炮还能否占有一席之地?今后又会怎样发展?请看本期解读。

  105毫米榴弹炮属于轻型野战火炮,具有重量轻、易机动等特点,可利用牵引车或直升机快速部署,打击敌有生力量。20世纪前叶,105毫米榴弹炮曾在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陆军部队中风靡一时,且作为主力火炮参与了很多重要战争。尤其是在一战及二战中使用广泛,发挥作用明显,受到各国军队的青睐。

  两次世界大战也在加速推动着战争形态的演变。随着坦克逐步登上历史舞台、步兵规模逐步缩减,这给该型榴弹炮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其有限的装药量,爆炸威力比较小,加之世界各国坦克持续不断的发展升级,导致该型榴弹炮难以对装甲目标造成有效毁伤。

  二战结束后世界转入冷战,很多国家笃信“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苏联等国家决定增大陆军炮兵的主炮口径,淘汰了一批正在服役的105毫米榴弹炮,更换为拥有更大威力与更远射程的155毫米榴弹炮。火炮就这样向着大口径蒸蒸日上,各型大口径榴弹炮慢慢的变成为野战火炮的主体。

  相比之下,105毫米榴弹炮似乎被打入“冷宫”,新型号慢慢的变少。但该型榴弹炮的发展并未止步,而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当世界各国陆军主要以空中火力支援和大口径火炮火力支援为主时,英法等国却没放弃对小口径榴弹炮的研制。在英国人眼中,小口径榴弹炮造价低廉、维护成本低、作战能力持久的特点十分符合英国国情。按照这一个思路,英国皇家武器研究所和诺丁汉皇家兵工厂研制的“L118”式105毫米榴弹炮问世,并在结构、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

  “L118”式105毫米榴弹炮采用更高强度的身管与灵活性更好的结构,使其兼具射程远和战斗全重轻的优点。几年后,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岛战争,默默无闻的“L118”式105毫米榴弹炮一战成名。法国人是相同,在1980年,法国“LG1”式105毫米榴弹炮亮相,凭借其重量轻、射程远、更加灵活和可靠性高的出色表现,成为当时的一代“明星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到20世纪末期,英国皇家兵工厂又研制出底部排气子母弹,将“L118”式105毫米榴弹炮射程进一步翻倍,成为当时战斗全重较轻但射程最远的小口径榴弹炮。

  “没有最好的装备,只有最适合你的装备。”此后,105毫米榴弹炮的研制与发展重新进入世界各国的视线之中,也一度使多款该口径榴弹炮成为当时国际军火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畅销产品”。发展至今,105毫米口径榴弹炮仍然大量列装于世界各国军队,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随着国际形势发生改变,局部战争成为基本战争形态。飞机、导弹等远程高杀伤武器的广泛运用,使世界各军事大国的战场火力打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火力打击手段也从单域打击向多域联合打击不断拓展。在美军提出建立高机动、快反应、强杀伤的“目标部队”概念后,轻型化成为一些国家发展榴弹炮的方向之一,大口径大威力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具有运输优势、机动优势、打击优势的105毫米榴弹炮,开始在更大的舞台上焕发新活力。

  相比于广泛列装的155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在体量上具有非常明显优势。拿目前同类型中较轻的美制“M777”155毫米牵引榴弹炮来说,其重量约为西方主流的现役105毫米榴弹炮的两倍。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在运送过程中,155毫米榴弹炮需要借助重卡或重型直升机进行机动运输,在后勤保障上也需要耗费更多人员和精力。而105毫米榴弹炮能够像轻型火炮一样使用吉普车、卡车或普通直升机等运输工具快速机动部署,短时间形成火力打击能力,更适合“打完就跑”的游击战术。当然,105毫米榴弹炮家族中也有“另类”,南非丹尼尔公司生产的G7型榴弹炮尽管在口径上选择了105毫米,但在重量和射程上更接近于155毫米榴弹炮。

  105毫米榴弹炮相对较快的射速以及持续的火力打击能力,也令人瞩目。以法国“LG1”式105毫米榴弹炮为例,该型号榴弹炮的最大射速达到每分钟12发,是“M777”155毫米牵引榴弹炮的5倍左右,能够持续对敌进行火力压制或反制,进行覆盖式打击。同时,加装初速测定雷达和数字化火控系统的“LG1”可以依据追踪炮弹方向速度,修正下一发炮弹的发射参数,在精度上毫不逊色于“M777”155毫米牵引榴弹炮,也可以对敌重要目标进行多次精确打击。

  对于火炮而言,射程、射速、精度、机动这4个特征相互制约,在射速、精度、机动上凸显优势的105毫米榴弹炮在射程上显然存在短板。然而,现代化战争已不单单是传统的火炮对轰,面对突发冲突事件,必须快速部署、快速突袭、快速增援。毫无疑问,灵活机动的105毫米榴弹炮更适合一些局部战争需求,能在“短兵相接”中实现快速打击,提高战场火力水平。

  时至今日,战争形态正在由以网络与信息系统为标志的信息化战争形态,逐步向以算法与机器人为标志的智能化战争形态迈进。

  在信息化、智能化作战条件下,集团式、火力直推式等作战模式将慢慢地减少,现代炮战的作战原则对火炮武器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快智能技术赋能,改善榴弹炮和其他作战平台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将105毫米榴弹炮置于一体化指挥控制网络中,或使这位“老将”更上一层楼。

  首先,加快105毫米榴弹炮与其他作战平台的融合,将给予该型火炮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105毫米榴弹炮重量较轻,通过模块化设计后,更易于实现“上车”“上机”“上舰”,与多域作战平台形成融合。2022年8月,在新墨西哥州坎农空军基地,美国空军AC-130J“幽灵骑士”武装炮艇机带着升级版的新型“M102”式105毫米榴弹炮亮相。这种升级版的105毫米榴弹炮拥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后坐力机构,以保证其在动态条件下的打击精度。不仅如此,除了105毫米榴弹炮外,AC-130J机身上新增的模块化精确打击套件还包括30毫米ATK GAU-23/A自动侧向发射机炮、精确制导弹药(SOPGM)、AGM-114“地狱火”导弹、GBU-44/B制导炸弹和GBU-53/B小直径炸弹等,与榴弹炮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给地面部队形成“综合火力威胁”。

  其次,围绕榴弹炮自身,加快对火控系统、发射装置、指挥控制方式等核心技术进行数字化升级,将有效提升其战场打击效果。例如,泰国陆军正在研发的CS/AH2型105毫米榴弹炮,其显著特点是新集成了一个用于引导、定位和瞄准的捷联惯性导航单元,能够减少配置火炮射击所需的时间。该炮还配备了土壤温度测量系统,能够反馈炮弹气流轨迹并修正发射参数,使精度进一步提升。

  再次,无人机、卫星、雷达等侦察装备能够对全纵深目标精确侦察,通过发射指令智能导引榴弹炮毁伤敌方目标。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人工智能的作用日益显著。无人预警探测力量慢慢地增加,卫星技术持续发展,在陆、海、空、天、电、网多维立体情报网的支持下,让人工智能成为火炮操纵团队,发现目标后快速处理有关数据,制定打击方案,实施精确打击,研判毁伤效果,打击结果分析共享,进而形成打击闭环。105毫米榴弹炮和人工智能结成战场“搭子”,也符合以轻量化和无人化制胜未来战场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