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674998789
地址:河南焦作·温县产业集聚区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千年窑火,煅烧瑰丽陶瓷文化;碧水扬帆,远播璀璨中华文明。
千百年来,江西景德镇因瓷器享誉世界。进入新时代,景德镇市从始至终坚持节水优先,持续完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全方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守护江河安澜、河畅景美,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能,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贡献了水利力量。初冬时节,本报记者一行走近这座千年瓷都,深入探寻景德镇高水平发展的水利密码。
景德镇城东黄泥头地区,因地势低洼、排水管网系统不健全,时常遭遇外洪内涝,仅2021年一年就遭受7次水灾的侵扰。在黄泥头社区居民蔡香玉家,记者看到,一楼内外墙壁上有着高低不一的黄色水渍线,最高的线超出窗户,达到一楼高度的三分之二。
“往年洪水一来,全家都得搬去二楼暂住。”蔡香玉和记者说,如今他们再也不担心洪水侵袭,“以前一楼不敢装修,怕被洪水泡坏了。过段时间打算把一楼装修一下。”
距离蔡香玉家门口不足二十米处,黄泥头大桥上游段堤防工程最后一段正在铺设沥青,标志36.5公里的主城区城防工程即将形成封闭圈。随行的景德镇市水利局副局长汪涛介绍,黄泥头防洪排涝工程是景德镇2022年民生项目“一号工程”,项目批复总投资4.58亿元,建成后保护人口为5.8万,保护范围为10.5平方公里。
“下一步,将大力推进防洪堤坝沿岸附属工程,将项目打造成为集防洪、排涝、交通、生态、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高质量水利工程。”景德镇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峰告诉记者。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景德镇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项目。
2020年汛期,景德镇市连续遭遇强降雨袭击,昌江流域连续形成4次编号洪水。
“浯溪口水库在市防指的调度下,拦洪错峰,控制下泄流量,充分的发挥了工程的防洪效益。”浯溪口水利枢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杰说。
据世界银行专家测算,2020年“7.7”洪水,通过浯溪口水库调蓄洪水,减少景德镇市城区经济损失达13.60亿元。
2022年6月中下旬,景德镇市和周边地区连续强降雨,城区内涝风险骤增。得益于近年来景德镇新建扩建的排涝站陆续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积水来去匆匆。
在全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城区排涝站新厂排涝站,景德镇市城市防洪管理调度中心主任黄磊介绍:“新厂排涝站按照30年一遇6小时暴雨6小时排干的标准设计,保护了周边15.17平方公里约15万群众的防洪安全。”
安澜才能幸福,安澜就是幸福。建成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将城市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推进完成17个城防体系补短板项目,中心城区建成36.5公里防洪封闭圈;排涝装机容量由2012年6305千瓦增加到现在的2.7万千瓦……近年来,景德镇全面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建设,补齐堤防尚未封闭、部分堤段未达标和排涝装机容量不足等短板问题,夯实城市防洪安全保障根基,以实际行动支撑瓷都幸福新高度。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网红“无语菩萨”(沉思罗汉)前站满了等待合影的参观者。这座一夜爆红的博物馆,在起步阶段就构建了完善的节水体系。
据博物馆节能工作负责人吴晨皓介绍,场馆在建设之初绘制有全馆用水管网图,投用后又进一步建立了高效的用水节水管理体系。目前博物馆的办公区、展厅等不同单元都安装有二级计量水表,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用水过程中管网的跑、冒、滴、漏问题,有力提高场馆用水效益。
2022年,中国陶瓷博物馆单位面积年用水量核算为0.61立方米每平方米,远低于南方地区博物馆用水定额先进值标准1.8。同年9月,该馆入选江西省第一批省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名单。
再生水利用是瓷都践行节水优先的一大特色。据了解,景德镇全年再生水使用量达到2万吨。
在台达陶瓷原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从入料球磨机研磨到泥浆经高压脱水,再生水几乎贯穿陶瓷原料生产的全过程。据了解,日用瓷原料主要是由多种精选原料调配组合研磨而成,水正是调和各种原料的介质。
台达陶瓷出色的再生水循环系统,给公司能够带来了不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原料和成品的含水量接近,所以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使用到的水经过沉淀、过滤等一系列严谨处理,达到标准后能再一次加入到生产环节,使得生产全过程达到近乎零净水添加、零污水排放的标准。”台达陶瓷总务杨进说。
近日,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景德镇市成为江西省首个县(市)区全覆盖的县域节水型社会的地级市。自2013年成为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以来,景德镇市水利局成功创建省水利系统第一个节水机关,景德镇市又被命名为江西省首个“国家节水型城市”。
“通过构建综合节水体系、加强水源管理监督、推进系统生态治理、打造节水示范典范,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开辟了丰水地区的节水之路。”景德镇市水利局副局长吴德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巩固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作为建设文明典范城市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目标的重要内容,为打造发展瓷都升级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蓝白相映,晶莹明快——作为中华传统名瓷重要代表,景德镇青花瓷闻名天下。漫步瓷都,山山水水为这座蓝白古城新增了青绿之色。
在昌江百里风光带浮梁段,树木葱茏,绿波荡漾,是广大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吸引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多所高校在附近选址。
2017年,景德镇市全面修复提升昌江百里风光带。据浮梁县水利局副局长刘宝根介绍,昌江百里风光带浮梁段以“亲水、运动、文化、生态”的设计理念,打造15.5公里沿岸风景线亿元。
昌江百里风光带的背后是总投资约4.78亿元的景德镇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一座以保障城区居民安全用水为主,兼顾改善水生态环境、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工程,对改善城市水生态和水景观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景德镇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昌江水位抬升至26.5米,连通昌江与南河、西河水系,达到一坝抬三江的效果,使城区水体体积增加140%,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绕城水景观带。
美好的生态环境引得“匠从八方来”。以珠山区三宝村为例,在这个户籍人口只有767人自然村落,目前常住“景漂”(来景德镇从事艺术事业的人)有3000多人。
始于山巅的三宝河串联起散落在山谷间的各个工作室和民宿。在古代,河水被人为取用,通过特殊装置将水能置换为动能,击碎矿石,获得生产瓷器的原料;如今,河水归于天地,激发出新时代陶瓷工作者源源不断的灵感。
三宝河并非一直这样清秀。2021年10月,珠山区南河流域三宝河段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工程总投资5474.33万元,建设生态砾石床4座,生态透水坝5座,嵌入式滤床3座,人工湿地2处,环保园地一处,水下森林、生态护坡等。
珠山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水资源股股长谢伟说:“该项目改善了三宝河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水质净化与水源涵养能力,恢复河流ECO,使三宝河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百里昌江源远流长。瓷都从未像此刻这样,美与富辩证统一,古与今交相辉映。景德镇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忠豪表示,将以更强力度、更大功夫、更实举措推进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同时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人水和谐共生,建设瓷都幸福江河。
山水本无意,是人心中有情随物赋形。景德镇的泥土和清泉,在陶瓷工作者手上交融、搓揉、拉扯,最后烈火煅烧,点土成金,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瓷都样本。
江河安澜、节水优先、秀水长清,已成为景德镇高水平发展的应有之意,也必将推动景德镇迈向更美好的未来。